中原企业家网

专家日志 周德文——人生感悟:“失去东偶,收之桑榆”

周德文 0
       《企业家日报》总编龙良泛先生发来一条“格言”,非常好,予以转发,以让更多的人看到!“在做人上,精明不敌气度;在做事上,速度不敌精度;在交友上,较真不敌大度;在赚钱上,无度不敌适度;在工作上,能力不敌态度;在知识上,广博不敌深度;在思想上,敏锐不敌高度;在成事上,才华不敌韧度;在气质上,外貌不敌风度”!这句话,做到了就是圣人了,甚至比圣人还“圣人”了,可见做到不容易,但人们应朝这一方向(包括我)努力!做人是应有一些标准的,有了标准,才会朝这个“标准”去套(努力!去践行)!我一生喜欢向“伟大人物”和圣人学习,虽然,未必学的到,但“沾着光”总可以的!尤总编,我见过几遍,很有才华,常发惊人“言辞”,我学习后(认真看后),获益匪浅!
 
        我常说,人生之路,宛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,充满了未知与变数!我们经常在追逐梦想(但愿不要白日做梦)的道路上,遭遇挫折与失败,失去一些原本以为重要的东西。然而,我们在人生的某处有所失,在另一处必然有所得。“不要为了一时的失意而懊悔,更不要因为暂时的挫折而绝望”。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,要以正确之心对待“挫折”!“人们要相信,所有走过的弯路,都藏着不一样的风景;所有咽下的苦楚,都会等到一个好的结局”!我们要相信相信的力量,未来一定可期!退无可退唯有进,失无可失便是得。人生所有失去,都会以另一种形式归来!“失去东偶,收之桑榆”是一种生活“哲学”,它使我们“在挫折面前不退缩,在失去之后不绝望”!我们老说:某人很乐观,很豁达(值得我们学习!我这人比较忧虑)!让我们都要“以豁达的心胸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失去,用智慧的双眼去寻找那属于我们的桑榆之光,让人生在挫折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”!如何对待人生,是人一生中的最大选择!是一生中成败的关键!
 
       人活在是非之中,人也生活在别人怀疑之中!人越优秀,被人怀疑越多!滚滚红尘中,有“幸福”,也有“纷争”!“在尘世的喧嚣长河里,是非的浪花似乎从未停歇过它的翻滚。古往今来,人与人之间的纷争、误解、谣言,如同藤蔓般蔓延在生活的各个角落”。然而,当我们静下心来,仔细体悟“是非终日有,不听自然无”这句话时,会恍然大悟,会发现它宛如一盏“明灯”,指引了我们走出是非漩涡的道路。人要努力不说人(修为),可哪有人不说人(修为不够)?有的人是非多,有的人是非少一点!祸从口出,“非”从嘴来!“是非终日有,不听自然无”(好话要说第二遍),这不仅是一句简单的生活哲理,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!人要学会静一点(我喜欢热闹!今后,要努力争取安静一点!宁静致远吗!)!它提醒我们,在这个充满诱惑与纷扰的世界里,要学会坚守内心的宁静,不被外界的是非所左右,静能生慧,静能“是非”少!人不要怕是非多,要意识是“是非”是人之常态!只有这样,“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,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天地,让心灵得以栖息,让生活充满阳光”!让安静成为一种生活常态,让是非尽快远应我们的生活!
 
       现在城市里,烟火节越来越谈了!有的城市管理者以管理城市为由,把城市烟火气都“消灭”了!我喜欢烟火气,我的“历史中”(小时候)多有烟火气,这才是真实的生活!现在进入新世纪,是进步了,还是退步了?“每一座城市、每一片土地,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鲜活的烟火气。它们相互交织,共同勾勒出一幅幅独特的画卷”,“小城故事多”,每座城市都诉说着过往与当下,传承与创新着各种“故事”!一半历史,一半烟火,这才是生活的真谛,也是文化的精髓(有些执法者,这道理都不懂?只会简单执法,粗暴执法,执法水平就这样)?历史让我们铭记过去,烟火让我们珍惜当下,人间烟火,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,美好生活,去创造生活!“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,不忘停下脚步,去感受历史的厚重,去品味烟火的温暖”!老百姓活着,很看重烟火气,这就是老百姓的历史,老百姓的生活!(一些城市管理者)您想把“老百姓生活”“剥夺”吗?在历史与烟火的交融中,人们(老百姓)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幸福(不给他创造就罢了,还要去破坏?),生活既有诗意,又有温度!一些基层的执政者,想想吧!

标签: 专家日志 周德文 人生感悟 “失去东偶 收之桑榆”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验证码:
二维码